广州海绵城市建设进展,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应用
截至2020年底,广州城市建成区306.12平方公里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,占比23.12%,超过国家达标线20%。力争到2025年底,全市城市建成区45%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的标准。通过示范带动,不断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成系统、成片区达标。
2015年《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到2020年,城市建成区2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;到2030年,城市建成区80%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。
目标:2025年底城市建成区45%以上建海绵城市
下沉绿地、植草沟、旱溪……住在东湖新村的市民最近发现,东湖广场发生了大变化。东湖新村东广场通过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进行微改造。重新梳理空间功能、停车配套,打造雨水排放、生态景观、社区生活为一体的海绵社区,小区人居环境大幅提升。
广州建立了涵盖建筑小区、道路工程、公园绿地、水务工程等各类在建、拟建项目的项目库。在海绵城市项目建设中,透水混凝土主要有哪些作用?
透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项目建设中的轻载荷路面,以人行道、停车场,部分小型车车道为主;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道路海绵化的重要手段,实现雨水的末端收集,在地表储存水分,涵养地下水及周边植被。孔隙率达到15-25%,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。
透水混凝土还可以作为美化环境的载体,在其路面进行图案化装饰,满足不同文化的需求,体现景区的个性化。
咨询热线: 19851779008 王经理